怎样治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m/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宅家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管好自己就是贡献社会”已然成为市民的共识。但是,对于有意外受伤或看病、配药无法延后的市民来说,出门不便,实在是令人心焦。
在疫情并未解除的当下,对于市民而言,什医院就医?医院又是如何解决普通患者在特殊时期的看病问题呢?医院的时候,除了正常防护还应该注意什么?昨日,记者走访医院。
市民生活——
●意外受伤,“宅”家成换药高手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换药,家住柳州市谭中西路的许先生如今已是一个“换药高手”。他说,这都是逼出来的。十天前的晚上,许在家意外划伤了右手无名指,拉开了一道超过5厘米长血口,深见指骨,流了很多血。
在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后,许戴上口罩,医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手指肌腱被划伤了,于是立即给他进行了手术缝合。
术后回到家中,医院的次数,许选择在家自己换药,尽管只能用左手单手操作,但经过几次尝试,他已经得心应手,每两天换一次药。医院复诊,医生告诉他,他的换药做得不错,伤口恢复得很好,再过五天就可以拆线了。
●孩子过敏,熬了四天后就医
市民袁女士的儿子一岁多了,前段时间身体出现了严重过敏现象,这要在平时,她会毫医院。但疫情当下,医院给孩子可能带来的高暴露风险,她便一直在家“熬”着,给孩子用些抗过敏药。
但是,自行用药并没有让孩子情况好转起来。在“熬”了四天之后,看着孩子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她只好带上孩子“冒险”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建议下合理用药后,孩子的过敏终于慢慢好转。
袁女士告诉记者,就医过程比以前多了很多“关卡”,入院的体温测量、就医预约、看诊前填写详尽的个人表格等,一个都没不能少。医生解释,疫情尚未宣布结束,每一名市民依旧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出门做好防护,就医要如实告知接触史及症状,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身患慢病,看病取药有新招
市民黄先生今年60岁了,是一名多年糖尿病患者。今年吃完了年夜饭,他就感觉全身出虚汗,伴随有轻微的咳嗽症状。后来自己在家吃了感冒药,症状有所缓解。没想到过了两天,他突然发起了高烧。家医院。
值得庆幸的是,老人是因为血糖没控制好,糖尿病引发的一系列综合症状,加上天气变化后没有及时添减衣物,才染上了风寒。因为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所以也做了一系列的排除检查,并按照要求住院调理。
黄先生告诉记者,出院后,因为出行不方便,他儿子通过联系医生开药后,医院系统注册了信息,根据系统确认药品及金额,付医院药房拿药,大大减医院停久的时间,非常方便快捷。
医院防护——
●医生提醒:就医防护莫大意
黄先生医院的医生对黄先生及其家属做了提醒,老人家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家人一定要多观察,发现有明显不适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就医时要做好防护工作,最好能够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医院,同时应杜绝多医院探病。
今年2月13日,柳州市医疗保障局和柳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发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优化医疗保障经办服务推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长处方”报销政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开具处方药时,经诊疗医师严格、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在确保医疗安全前提下,可一次性开具慢性病处方时限超过一个月,最长不允许超过3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慢性病可以通过远程诊闻和“长处方”解决就医问题,但对于受伤和突发疾病,市民还是应当尽早就医,讳“疫”忌医不可取,只要出门载好口罩,到医院后遵从工作人员的引导,办好相关手续就能获得医护人员的诊治。不经医师诊治而“宅”在家里自行用药,或完全不有药“硬扛”,很有可能导致因此理不当而病情恶化,贻误最佳治疗时期。甚至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结果。
●对于孩子,用眼卫生别马虎
这一特殊时期,孩子们每天都“闷”家里,也需要注意不少保健知识。医院(医院)副院长、斜弱视及小儿眼科首席专家王欢燕指出,疫情期间,青少年除了注意常规的防护外,保护眼睛也不容忽视。
王欢燕提醒,不少孩子待在家里都会盯着电子产品,如果出现眼睛干涩、瘙痒难忍,应立即停止用眼,注意休息,洗干净手后定时做眼保健操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出现突发性眼红头疼头晕、突发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眼部外伤等症状,不可在家自行解决,医院就医。但出门就医切记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